饥饿营销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模式,目前深受广大企业和商户的欢迎,可是却鲜有人能将这种推广模式做好、做大。那么让企业又爱又恨的饥饿营销到底是什么?又该如何玩转这种推广模
所谓饥饿营销,其实就是通过定量来营造商品稀缺的感觉,以达到热销甚至加价的意图。
饥饿营销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,就是唯一性。
一、制造商品的唯一性,创造缺口,让消费者感觉到“饿”
所谓饥饿营销,其实就是通过定量来营造商品稀缺的感觉,以达到热销甚至加价的意图。饥饿营销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,就是唯一性。不管是星巴卡猫爪杯饥饿营销事件,还是优衣库kaws联名T恤饥饿营销事件,都带有唯一性这个很明显的烙印。就像小米总监王腾所说:“小米的需求是第一波热度很高,所以会产生溢价,黄牛就会因为利益驱动进来抢货,导致更加供不应求。但如果小米真的准备海量货,线下的溢价就会不存在,线下就不愿意卖小米,只靠线上卖的量跟刚才说的做的海量的货就会产生巨大的库存,可能会导致巨大亏损。”优衣库KAWS系列之所以会造成”丧尸“式的抢购浪潮,主要原因就在此次合作是,KAWS和优衣库合作的最后一个系列。Kaws作为高端奢侈品玩家的商品,与优衣库的合作竟然是最后一次。最后这个词语总是带有美好和感伤,如何化解这份感伤呢,那就是通过购物化解感伤,况且价格还如此亲民。KAWS与优衣库竟是“决别”?其实快消品真正做到限量还是比较困难的,因其价格优势和制作程序并不复杂等原因,所以“决别”一词变成了饥饿营销的一种噱头。这种因稀缺而产生的消费激动,叫做“稀缺效应”。优衣库KAWS联名系列之所以会造成“哄抢”,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产品的唯一性和产品的质量好坏,而是商家制造出的产品唯一性的错觉。令消费者相信这就是最后一次联名,我再不买就永远买不到了。
二、“傍大款”、蹭IP
联名营销+饥饿营销+跨界营销是新消费时代中常见的营销组合方式,从德芙巧克力出眼影盘到卫龙出指甲油,从白酒“泰斗”泸州老窖出香水,到大白兔奶糖沐浴露,从摇滚的“程序猿”到油腻的“中年诗人”。各种“傍大款”、蹭IP的营销方式见怪不怪。优衣库kaws联名T恤就是典型的联名营销+饥饿营销+跨界营销例子。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并不能说明该企业的创造力匮乏之类,而是跨界、联名的魅力真的很大。比如世界级IP电视剧《权利的游戏》,在第八季放映中途遭遇了星巴克own goal权游的“乌龙”事件。尽管这是一次乌龙事件,但是权游的营销套路貌似比广告植入更加高级,权利的游戏这部史诗级的IP剧加上全球连锁咖啡“巨头”星巴克的影响力可见一斑。
三、找到痛点,定向投喂,切中消费者需求
饥饿营销的作用要跟消费者的关注度成正比,想要成功施行饥饿营销,就必须要先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度。在新产品推出之前,企业就应该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扩展传播声量,吊足消费者的胃口。光制造产品关注度还是不够,还要做好用户分析,只有找到用户的痛点,做到定向投喂,饥饿营销才能做得好。用户的痛点要找得准确,只有痛点找的越准确,产品才能满意用户需求,切中用户的情感需求,产品才能被用户接受。人作为社交体系中的主体,似乎有个共性就是趋之若鹜,即从众心理。人作为个体而言,也有一个毛病,那就天生的改不掉的好奇与嫉妒。星巴克的猫爪杯,就是切中了最近风行的吸猫族的情感需求,而优衣库kaws联名T恤切中则是潮人的服饰需求。抓住人性的弱点,才能更好地做好饥饿营销。每一种营销方式必有其对应的特定消费人群,也必有其对应的消费者的人性特点。饥饿营销相对应的消费者的人性弱点是:求名心理、求新心理、好奇心理、从众心理。饥饿营销的优势很明显,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”限量发行的商品越是得不到,消费者的心里就越是想得到。限量发行的商品具有双重含义,消费者的求名心理、求新心理、好奇心理、从众心理在社交网络的“辣手摧花”下,更加无限放大,使其原本并不明显的心理越发作用。不管是星巴克猫爪杯还是优衣库kaws联名T恤,盲目跟风和真爱的消费者比例到底是多少。无论饥饿营销是不是“造风营销”,不可否认的是,饥饿营销极大地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和知名度。对于企业来说,都是一件好事。
四、营造求过于供的感觉,最大程度地影响用户的占有欲
消费者已经主导当今时代的消费传播权,消费者自发扩散的冲击波,大大提升了品牌的曝光量和投资回报率。企业可以通过操作宣传产品是限量款,设置众多门槛才可以购买到产品,来营造求过于供的感觉,最大程度地影响用户的心智。星巴克通过操作猫爪杯求过于供的感觉,使猫爪杯狠狠地火了一把。只能接受预定、且每天限量1000——3000个,这听起来熟悉的操作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杯子从原价199元炒到了600多元。